首页

女s女主

时间:2025-05-29 03:41:33 作者:Up!“北京大视听”引领力再提升,北京视听文艺评论一路生花 浏览量:76995

  中新网5月28日电 (记者 孟湘君)视听无界,价值共融。近日,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在京举行,期间,由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UP!“北京大视听”引领力——视听文艺评论先锋研讨会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上,北京市广播影视协会视听艺术评论家专委会正式成立,旨在汇聚文艺评论界的先锋力量,引领新时代首都视听精品创作方向。

  研讨会上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冷凇主持。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发表致辞。

北京广播电视局 供图

  随后,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上台宣读专委会名单,并向专委会主任胡智锋及专委会高级专家代表陈旭光、陈真、杨驰原、祝燕南、饶曙光、滕勇(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颁发聘书。随后,由专委会胡智锋主任为副主任李岭涛、张国涛、李剑平、冷凇、李春利、杨乘虎、顾亚奇、涂凌波颁发聘书。

  现场还举行了“北京大视听”文艺评论“好主笔联盟”启动仪式,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为各位记者颁发“好主笔”证书。

北京广播电视局 供图

  在启动仪式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国家广电智库、广电视界、视听中国等10余家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的资深记者表达了“坚守价值引领,深耕文艺评论、助力精品创作”的心声。中新网记者表示,好的文艺评论要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同频。

  此外,还举行了“北京大视听”文艺评论创客联盟启动仪式,联盟聚集30余位新媒体创作者、覆盖2亿+粉丝,聚合了新媒体创作者在激活创作生态中的独特力量,为“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传播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

  研讨会下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杨乘虎主持。胡智锋以《勇立时代潮头 引领精品风向:“北京大视听”文艺评论的使命与创新》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新时代文艺评论需立足首都文化资源禀赋,以“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解码京华叙事,推动文艺评论从“阐释者”向“引领者”转型,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听叙事体系贡献智慧。

北京广播电视局 供图

  在“北京大视听”文艺评论先锋研讨会上,多位知名学者围绕文艺评论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主题发言。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发表了“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听叙事新格局:以评论之笔书写文化强国答卷”的主题演讲,强调了文艺评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提出“大视听与评价体系建构”的核心理念,呼吁建立兼具学术深度与社会温度的评论标准。

  北京大学教授、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从影视艺术的社会价值切入,强调评论需平衡艺术性与公共性,助力首都文艺创作与大众审美的双向奔赴。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则聚焦大数据如何赋能新时代精品创作和文艺评论。

  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先生带来了“媒体深融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锻造文艺评论的‘价值锚点’”的主题发言,强调主流媒体在文化报道和文艺评论中应不断探索创新。

  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陈真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剑平分别从纪录片和动画片的叙事格局、文化创新等角度发表见解,为文艺评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多维思路。

  在圆桌对谈环节,专委会副主任冷凇、张国涛、李岭涛、杨乘虎、顾亚奇、涂凌波、李春利,七位专家围绕“‘北京大视听’文艺评论引领精品创作的实践与未来”展开深度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新时代文艺评论需打破学科壁垒,融合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以“破圈”思维推动京华文化IP的全球化传播,构建大平台,讴歌新时代,为文化交流注入首都视听新声。

  未来,北京市广电局将持续深化“北京大视听”品牌建设,以评论之力激活创作动能,以创新之笔绘就京华文韵,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全球文明互鉴贡献首都智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3.45亿立方米、超1600万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润”民生

午夜通常是电力需求的低谷期,电力公司通过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候(即谷时段)用电,从而减轻高峰时段(即峰时段)电网的压力。然而,近年来随着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当地电网负荷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午夜高峰”。

春日中国丨大好春光怎可辜负 鸟儿带你出门“赏春”

于是从2000年11月8日开始,全国新闻工作者迎来了第一个记者节。从此之后,每年记者节,中央、地方均举行各种纪念、表彰活动,隆重庆祝记者节。

美防长出席听证会遭抗议:“你的手上沾满了加沙民众的血”

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设置了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华语纪录电影征集推荐、华语纪录电影展映、新片推介会、“金海鸥”推优盛典暨闭幕式等主体活动。其中,作为大会中心环节的华语纪录电影征集推荐活动,征集推荐的纪录电影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舞台艺术类作品的征集。活动从9月12日起,面向华语纪录电影制作机构和纪录电影从业人员征集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制作完成的华语纪录电影(含科教电影和舞台艺术电影),征集截止时间为9月30日。

韩正会见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

来自北京大学的中国学生代表彭吕婷表示,这场活动搭建起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将中日两国新成年的年轻人们联系起来。她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投身于更广更深的中日交流实践中,为搭建中日之间合作交流的桥梁作出贡献。

《大美云南》:“活·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